3月25日,依托自治区工程项目交易系统,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了自治区首个盟市间远程异地分散评标项目——赤峰新城实验中小学建设项目。本次评标借助全流程电子化系统智能随机匹配副场,实现了自治区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同合作、跨区域专家协同评审,为建设工程招投标公平公正交易提供了生动范例,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据悉,赤峰新城实验中小学建设项目评标采用“1+N”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模式,主会场设在赤峰,通辽、包头、乌兰察布三地被系统随机抽取确定为副场。评标委员会由5名从副场盟市随机抽取的异地专家,以及2名赤峰本地甲方评委组成,彻底打破“本地圈”“常委专家”壁垒,有效规避人为干预风险。
在工程建设“全区一张网”交易系统的支撑下,副场机位实现自动随机分配,直至专家全部签到,副场地点始终处于保密状态。这一做法斩断了“围标串标”“专家信息泄露”的渠道,排除了人工介入导致副场信息泄露的风险。评标期间,借助音视频同步传输、电子签名、数字见证等技术,评标全程线上化,实现实时交流、同步打分、电子签章确认,全过程留痕,专家在分散“工位”的独立空间开展“背对背”电子评审。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标屏蔽企业信息,采用统一的标书格式,模块化生成评审内容,并随机打乱评审顺序,有效避免专家间的人为干扰。与此同时,行业监管部门实时在线监督,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员全程数字见证,保障评审规范有序。
展开剩余37%本次盟市间远程异地分散评标项目,借助地域阻断与技术隔离,既有效破解本地专家资源不足、结构单一的难题,又打破了传统评标中“熟人社会”的干扰,为项目公平公正评审提供基础保障。项目结束后,代理机构内蒙古正益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苹评价:“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模式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保障了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目前,赤峰市全面实现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合同签订等全流程“一网通办”,全流程电子化率100%。这一举措不仅极大提升了企业办事便捷度,更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营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在投标环节,投标人只需线上加密上传文件、远程解密,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投标,节约超75%的差旅成本。评标阶段,专家“线下不见面、线上同评审”,节省超50%的时间成本。(记者 许敬)
发布于:北京市